てぃーだブログ › 寿命測定 › 康泰旅遊

嚮往的回鄉路,讓我記憶深切!



很久以來,我總覺得自己骨子裏是個不安分的人,一直嚮往外面的世界。

曾經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俠客,嚮往那些仗劍走天涯的豪情,也希望和三毛一樣背著簡單的行囊到處流浪。可是現實生活卻不允許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浪漫,為了生活,十六歲我便離開了這個生我養我的小山村,留在了離老家不遠的小城裏,每天過著周而復始,沉寂單調的日子。

於是多年來,我便穿梭在家和城市之間。一次次往返,一次次來回,然而每次總也理不清心中縈繞的那份淡淡的離愁和往返之間的落寞。由於老家地處偏僻的歙南山區,那時的交通極為不便,不通公路,坐車到深渡,然後還要坐那機聲轟鳴的小船一路昏昏欲睡,一天的行程就在這樣的折騰之間,在舟車勞頓中好不容易才可以回到家中。

但現在故鄉於我 ,卻是年邁父母慈祥目光裏的期盼,踏在回鄉的路上,在熟悉的鄉音裏,我放逐自己消失已久的溫情,歡喜的和鄉人們嘮著家常,回答他們好奇的關切的詢問,詢問關於城市的一切,而我也只有在此時,在和他們那不設防的談話裏,我才感覺到自己是真真的又回到了家。

面對那些關切甚至有些過分的詢問,曾經在我的印記中,他們都是一些意氣風發的中年人,他們無所不能,歲月無聲,帶走了他們的最蔥蘢的年華,現在的他們也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輩的人了,時間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最現實的印記,一張張皺紋綻放的臉面對外面的世界,除了好奇,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山林依舊,那條養育了我們的小溪流一路叮咚歡歌,依然歡快的流淌,只是不知從何時起,這個在我腦海裏深深紮根的小山村已經悄然沒有了以前的生機,留在這裏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了,年輕人大都在外面打工。過得好的,也已經都留在城市裏發展,就算差一些的,隨著黃千公路的開通,也把自己的家搬到了馬路邊了。小小的山村裏,遺留下來的都是一些老頑固,固執的留在山裏,無論怎樣的勸說卻絲毫不能讓他們放棄勞作了一輩子的土地,而我的父親,也算是其中的一個。

於是,山村也因為父母的存在成了我們永遠不舍的牽掛。

其實,山村與我,是深深植於我的心底,也經常流連於夢中。春天嫩綠的桑樹地裏透紫酸甜的桑椹兒,塗鴉的滿嘴烏黑。而夏天,山下的那條新安江是我們孩子的天然浴場,水的柔軟碧波和柔韌隨意經常讓孩子們忘了歸家的時間,在夜色的降臨之中也常見到那些大人們手裏拿個棍子揪著孩子的耳朵,嘴裏還罵罵咧咧的責怪著這孩子怎麼這樣野。秋天則看到那些青裏透酸的桔子,饞的口水直流,經常稱大人不注意偷偷摘一個,和哥哥躲到無人的地方,囫圇吞棗般的全然不顧酸的滋味,吃完還抓把青草塗塗嘴巴,互相聞聞,確信自己嘴上沒有了桔子的味道,才敢回家。而冬天的屋簷下總是掛著讓人饞涎欲滴的臘肉,還有溫暖的火爐上永遠都冒著熱氣香噴噴的烤山芋……。

而如今,站在曾經放逐我們童年的地方,時間的山河裏,同樣的風景,同樣的山路,可是卻是不一樣的人。看著女兒和侄女蹦蹦跳跳的玩著屬於她們的遊戲,無憂無慮,回到山村對於她們來說,只是新奇和好玩。她們可否知道她們的媽媽在她們這般年紀的時候,卻已然是家裏家外一把手的小大人了。崎嶇盤旋的山路彎彎繞繞,可是卻怎樣也阻擋不了那顆嚮往外面世界的心。當懷揣著那些折疊的整整齊齊的角票,踏著細碎的小小的腳步,牽著父母的衣角,忐忑害羞的走向集市,買上幾個嚮往已久的髮夾,蝴蝶結一樣漂亮的頭花時,那是怎樣的一種無以言表的欣喜和歡笑。

從小,故鄉就是這樣,如溫暖的巢,我們就是父母精心哺育的雛兒,日日夜夜在山的搖籃裏緩緩長大,在蔥郁的山林裏呼吸成長的養分,在清澈的溪流裏放養童年歡撲的時光,輕靈靈的童年隨溪而流,悠悠遠去……。春天裏那些杜鵑花漫山遍野紅的燦爛,紫的端莊,黃的媚豔,摘一朵放嘴裏,輕輕咀嚼,酸酸甜甜的便是那童年以及少年永遠的記憶。

於是故鄉便在那些美好的回憶中,在迫不及待的嚮往中,在父母期許的呼喚裏,過完年,我和女兒便也踏上了回鄉的路程。行走在崎嶇彎繞的山間小道,心也在不知不覺踏實起來。山的豐富和幽靜竟可以調和的這樣勻勻的,通向全身的每一個毛孔,讓人神清氣爽。 看,這水塘旁,石崖上翠綠的青苔,有著濃的仿佛化不開的綠,路旁光禿禿的樹枝也已悄悄綻放了嫩芽;聽,那小溪日漸清靈的流水聲,那樹林間若有若無的鳥兒的歡鳴聲;聞,這淡淡青草混著茶葉的清香,這新翻的泥土所散發出的獨特芬芳。遠處的山峰重重疊疊,在初春煙雨的氤氟下若隱若現,逶迤無邊依然沒有盡頭。

可是,現如今沒有盡頭的確是那回家的路,一次次的往返,一次次的來回,那些總也走不夠的山路崎嶇依然……。

當我又一次真真切切的走在這崎嶇的山路上,我才感到自己對這方土地是如此的依戀,山外的世界曾經是一個青春飛揚的女孩子最大的嚮往,骨子裏的不安分讓我也遊歷了很多的地方,可是當經過一切世事的沉浮,生活的曆練,卻沒有哪一個地方可以能讓心這般的寧靜安然。我似乎理解了父親為什麼不願意來到城裏,而情願和母親在孤寂的山裏守著那個他們那個親手建造起來,養育了我和哥哥的家。這裏不但有他幾十年相依相伴的土地,熟悉的鄉鄰,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的根在這裏,他只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讓我們有個念想和可以回去的地方。


Posted by candlelight at 2015年05月27日17:02
Comments(0)康泰旅遊